查看原文
其他

在北上广深,有300万人明明买了房也不住

你的毯叔 毯叔盘钱 2021-01-20


有人说,在北上广深,有房有车的中年男女最好欺负。


呵呵呵呵,我想说,那你一定是年纪尚小或者经历不足。


想象一下你大学毕业来到北京,辗转租住在鱼龙混杂的房子里,忍受着多人共用的卫生间和随时会收回房子的奇葩房东。


这个时候的帝都,有2200万常住人口,其中1000万人在租房,存量住房只有700万套。


你终于忍不下去,在六个钱包的共同资助下,从1000万租房人中成功逃离,买下一套房子,成为坐拥1/700万存量住房的新晋房主。


从此,任它外面风吹雨打,此心安处即是吾家。


只是想一想,你都会雀跃吧。


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问你:“还会再租房住么?”


你一定回头一个白眼,没好气的怼他:


“老子好不容易买了房,傻子才租房呢?


这句话你尽管放在这里。


因为你口中的傻子,在北上广深,早已成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新群体。


2018年底北上广深4城共有常住人口约7300万人,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:一线城市租赁人群的比例超40%。其中又有10%左右的租赁人群,属于“有房租房族”。


他们既不傻,也不特殊。只是他们的故事,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份有钱人的无奈。


是的,谁说有钱人没有无奈,他们最大的无奈就在于,为什么我没有再多赚点钱。



01


 “90平米房容不下7口人”



我的邻居郝方就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。虽然在所有人看来她的生活已经足够优渥。


结婚时,她和老公在四环边买了一套90平的两居,虽说有贷款要还,对于在银行工作的小两口而言,基本没有压力。


后来,他们接连生了两个孩子,家庭人口数迅速从2口升级到4口,不,是7口之家。


世界上有一种拥挤,叫妈妈觉得挤。


家里有了孩子,简约风的家居彻底变成了乡村混搭。郝方和先生都要上班,孩子的照顾重任落到了姥姥姥爷身上,再加上一个育儿嫂照顾到处乱爬的小娃,这绝不是奢侈,这就是一个俩娃家庭的基本标配。


人口多了,房间却不够了。换房成了摆在郝方眼前的头等大事。


至少需要150平,最好是四居。一定要在家周边,最好是同小区。这样,大宝上幼儿园方便,老人居住也更加熟悉。


一切条件简单明确,可只看了一天房,郝方就彻底败下阵来。



没错,符合条件的房子太多了,唯一不多的就是手里的钱。别说再买一套,就算把手头这套卖掉当首付,在二套房商贷首付80%,贷款利率上浮10%的帝都房地产政策下,她也死活够不上去。


棘手问题难道不解决了么?


房产中介一句话提醒了她:”姐,你可以在同小区租一套房,再把自己的租出去啊。租一套150平的四居,月租金2万。你把自己90平的2居出租,收到租金1万。相当于你每个月只需要花1万块,就能搞定一切问题。”


此计可行。


水深火热的张方一下子抓到了救命的稻草,不出一个月就处理好两边的房子,带着一家人搬到了同小区的四居。


宝宝们有了地方玩耍,父母和育儿嫂也不用挤在一起。生活啊,终于不再鸡飞狗跳。


对于普通人来说,哪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最优解,找到次优解,已经很不容易。




02


“单身汉不需要大房子”



32岁的单身大龄男青年胡波一定在庆幸,自己就没有这样的问题。相反,他的问题是,一个人住,家里静的让人窒息。


3年前,为了结婚,胡波全家东拼西凑首付了一套80平的房子,没想到房买好了,欠的债还没还清,未婚妻却跑了。


“我必须要感谢她,要不是她,我这辈子都没机会在北京上车了。“三年后,胡波说出这些话,更多是庆幸和感激。


一个人回家,一个人看剧,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睡觉。在这套北京5环外的80平两居里,胡波只住了一年,就再也不想住了。



“我一个单身汉,在哪住都一样,啥条件都能忍。霸着一个大房子住,太可惜。“  胡波对我这样说,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。


他在国企上班,工资不多,唯一好的就是单位安排了职工宿舍。就在单位旁边,几个人合住,每个月只要象征性交上几百块算作租金福利。


搬进职工宿舍后,胡波吃喝玩乐都和同事们拼在了一起,房间里整天吵吵闹闹,他倒觉得这才是生活的烟火气。


最重要的是,他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了一对年轻小夫妻,每个月收租1万,不仅可以帮他还了月供,还反过来进账2000。.


作为一个32岁的单身大龄男青年,他所考虑的一切都是性价比。


毕竟未来他还得结婚,总要再花上一大笔。





03


“被距离打败的亲子关系”



互联网民工高珊最羡慕胡波的就是他到公司的距离。


这也难怪,34岁的高珊就职于国内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,从东边的家里赶赴公司,单程距离就是40公里。


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她就要起床赶班车,花费俩小时折腾到公司。要是哪天不幸睡过了头,拼车的费用就要100起。


当然,这还在她身体的承受范围之内。最让她难过的是,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,2岁的女儿早已进入梦里。



这是高珊的两难,也是很多职场妈妈的两难。“拿起工作我陪不了你,可放下工作就养不起你”。


精于计算投入产出比的互联网公司财务高珊,痛苦了半年,终于下了决心,举家搬到了北边。


公司旁5公里的小区,100平房租只要7000。她每天早晚开车十分钟的距离,中午还可以回家陪女儿睡个午觉好好休息。


没有Shopping Mall, 没有好餐馆,没有早教班,从没有存款的朝阳人一下子沦落为没有时尚的海淀人,高珊嘴上不说,心里还是有点小顾虑。


要不然她不会每个周末都带着女儿往市里跑,更不会每有朋友问起,还是回应:我住朝阳大悦城。


当然,她还有房在朝阳大悦城,但是早被她以10000的租金租了出去。


人生无非就是一直在做选择,而成年人总有相似的底层逻辑:我选了我想要的,但是别的我也不想放弃,至少要装作我还是负担的起。





04


“为娃拼房就是一场博弈”



同样是为了孩子,  金融民工孟萍云的壮举则是搬到了海淀的学区房。


海淀妈妈不配有梦想,但孟萍云有。


只要一想到自己是一个常青藤预备役海淀牛娃的妈,住在她花700万置换的45平”老破小“学区房里,她也觉得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动力。


中国家长就是这样,玩着玩着游戏,自己的大号练废了,就总指望着注册一个小号重新练习。


可动力是无法当饭吃的,需要解决的还有一家老小的实际问题。


这个位于中关村附近的45平一室一厅,没有电梯,门口贴着的违禁广告把楼梯间弄得乌烟瘴气。孟萍云尝试过在客厅给年迈的父母搭个沙发床,也尝试过给墙壁重新喷漆。


直到有一天,娃回家和她说:”妈妈,老师说以后每个人过生日都要邀请同学们来家里开Party。”


一句话就把她问到了沟里。


在海淀,除了流行人车分离,还流行人房分离。孟萍云决定再租一套房子。为了孩子,也为了自己。



几个月以后,在距离老破小学区房15分钟的一个中档小区,孟萍云的儿子和他的18个同学在家里开了生日Party。烛光摇曳着,孩子们欢快地唱着生日歌,谁也没有注意到坐在旁边老母亲脸上的笑意。


“一个月多花1万5,老人孩子全家都开心。这笔钱花的还是值。”孟萍云终于和自己和解了。


那套45平的老破小学区房呢,从此以后,成了孟家的标志性建筑,谁也不再住,但谁都知道,那里是孩子的福地。




05


“离婚的损失不可逆”



乔铮租住在孟萍云的同一个小区,门对门,是邻居。


有时候出门看到孟萍云吵吵闹闹地带着孩子上学,他心里会隐隐地想:如果我当年有个孩子,怕是也会这么热闹吧。


想都是妄想,现在的他,35岁,单身,不,是离异。


2010年,他结婚时,和妻子两家一起凑钱在四环买了套100平的婚房,小两口浓情蜜意住得惬意。


没成想,7年之痒后,老婆提出了离婚。理由也是平静得出奇:感情破裂。


从此以后,车归自己,房子归了老婆。作为男人,他最不想的就是离婚离的没骨气。


可人是有骨气了,房子却再也买不起了。


2010年的房价,他们两家够一够还能够得起。2018年的房价,却是他只要想想都觉得无能为力。更何况,父母老了,因为他的离婚已经伤心不已,咋还可能再去剥削他们的养老钱呢。


好在,外企工程师乔铮有个好脾气,“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”,既然买不起房了,索性我自己,租个大house,好不happy。


每月1万多的租金,他付起来完全没问题。男人么,没那么多讲究,离公司近,环境好,房子大,自由自在,就可以。



至于房子的女主人,“我是不想再找了,没有房,估计也找不到了。"




06


“距离有了美没了”



每个月30天,25天派驻在深圳的郭明涛,有房,有女主人,却有更多不得已。


他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中层,拿到这个offer的时候,条款就写的简单明晰:必须在深圳工作,没得可谈。


朝阳产业,核心部门,升职加薪,还有期权……在这些可量化的指标面前,地点似乎变得没有了意义。


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如此而已。


就这样,郭明涛把自己的房子,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了北京,只身一人来到深圳,租了个小公寓,和单身的小伙子们一样,暗戳戳地企图有个奇迹。


公司每月会给外地派驻的员工发上几千的房屋补贴,租金对于郭明涛从来不是问题。


只是每每,走在深圳的街头,看到别人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,他的内心总禁不住动容。



他在心里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问自己:“这样的拼死拼活,远离妻女,究竟是否真的有意义。”


至于何时会有答案,他不知道。他只知道,不能怂,得拼得起。




07


“停不下来,就继续”



郭明涛和我说:“等我在深圳赚到了500万,我就立马回去。每天带带娃看看书,陪陪妻子去旅行。”


我冲他笑笑,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。


我们都知道,他停不下来,就像这座城市里每一个正在打拼的人一样。


22岁时想要站稳脚跟,27岁时想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,32岁时想要有能力养家糊口,38岁时想要证明自己可以把全家扛起。


不能停,是说不出口的努力,和不进则退的压力。



总有人说,在北上广深,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那就是生活的全部底气。


因为,这里的房子绝不仅仅是房子而已,它附带了太多的功能,价值和信仰。


可我更佩服那些敢于搬离自己房子的人,他们的选择里,有责任,有权衡,有包容,有守护,唯一没有的就是,自怨自艾。


这个世界永远是这样:


当一个人拥有越多,他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。当一个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越多,他所能做出的选择也就越少。


妥协是人生中的必须。


人到中年,不配任性,也任性不起。


北上广深的“有房族”,租起房来比谁都拼。


他们可攻可守,可进可退,有底气去拼,也有能力去拼出个所以。


因为他们知道:


在喧嚣的大都市,你也许无法住在自己的房里,但总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



你还可以看:

2019年,我29岁,月赚2万,决定抛弃北上深广

北上广深塑料有钱人:月赚3万,午餐不超20元

越来越多不敢结婚的90后,其实比你活的更明白




图片来源: Piqsels


#毯叔灵魂一问#

     买房or租房?你会如何做选择?

欢迎你的留言


加入【毯叔读者董事会】

请添加微信:iam2538096135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